从教36年,始终对教学保持“痴迷”;自2000年以来,为把专业课讲深讲透,每周坚持用业余时间为学生们补课;教学之余,还主动请缨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和成长导师。
今年6月,孙贤林获得学校首届“教书育人奖”。9月9日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教育部授予他“全国模范教师”光荣称号。
孙贤林朴实地说:“作为一名老师,我只是做了老师该做的事情。”
每周坚持为学生补课
“孙老师,您知道吗?您讲课的时候,身上发着光。”“每次上孙老师的课,总是要提前占座,因为很多其他班级的同学也会慕名来听。”“无论多久,我都不会忘记您。您也会记住我吗?我一定会成为让您骄傲的学生。”
很多年来,每堂课结束,学生们都会专门准备一个笔记本,每名学生都写下炽热话语,致“最可亲最可敬最可爱的孙老师”。不少学生提到他的“大白话”授课、板书和每周一次补课。
多年来,由于课讲得好,孙贤林一直在学生中很出名。他善于用生活化的语言、有趣的例子,将深奥枯燥的理论知识讲得引人入胜,并融入生活哲理和做人道理。他时常在讲台上笑眯眯地讲故事,学生们在台下发出会心的笑声。他上课时,很少用PPT详细列出知识点,大多时候手写板书,目的是引导学生们集中注意力听课、记笔记,而不是过多依赖PPT。
孙贤林每年面向研究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都是热门课程,120个选课名额往往选课系统一开放就被抢光。他的本科生课堂则有大量“编外”旁听生,还有专程来“蹭课”的外校学生,教室里挤得满满当当,有时甚至讲台两侧也挤满了学生。
有一回,原本只有50名学生的课堂,旁听人数太多,教学楼里一至四楼所有供教师休息的椅子都被搬来了。他只好申请调到150人的教室,结果还是挤不下,最后换成了能容纳300人的阶梯教室。
几乎每个学期,孙贤林都会承担《会计学原理》授课任务。这是一门最基础最重要的专业课,为让学生们“吃饱”并充分消化,他讲解得很细很慢,不追求进度,这样就需要更多时间。因此,他从2000年起为学生们义务补课。这么多年,他坚持每周补一次课。
孙贤林告诉记者,每次补课约两个多小时,相当于3个课时,与每周课堂教学时间达到了一比一。
2013级学生张依璟刚上孙贤林的课时,曾经向外婆抱怨:“有个老师连PPT都不用,写在黑板上让我们边听边抄,周末还要补课,我都要累死了。”一个学期过去后,她却发现这是自己收获最多的一门课,抄的两大本笔记也成为“无价之宝”。
“学做学问,需先学做人”
前不久,会计学院2011级学生熊苏向孙贤林报喜:她工作很顺利,目前已走上副科长岗位,并在攻读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。
熊苏身有残疾,靠轮椅代步。进入大学后,在班主任孙贤林和其他老师引路下,她阳光开朗,热心公益,获评“感动校园十大人物”,毕业后在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从事财务工作。
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,孙贤林2011年主动申请担任2011级会计2班班主任。眼下,他还担任着2016级注会2班成长导师。他说:“专业课老师担任班主任、成长导师有很多好处,不仅能解答学生学业上的问题,还能更多地了解学生、从其他方面为他们答疑解惑。”为此,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,办公室的门随时为学生敞开,关心青年学子生活的点点滴滴,引导他们进行大学生涯规划。
除学生思政工作,孙贤林在平时的课堂上也非常注重德育,通过言传身教、分享社会经验,让学生们领悟“学做学问需先学做人”的真谛。在他看来,教师不能仅仅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。
有一次,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供了10个境外实习名额。有关负责人来到会计学院进行面试时,一群学生纷纷抢电梯,而不是礼让师长。有个男孩默默让到一边,让其他人先上,自己最后进电梯,并为每人按下要去的楼层。面试开始时,让大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——有关负责人宣布面试名额只剩下9个,因为一个名额已被那个男孩获得。目睹整个过程的孙贤林,感慨颇深,随后在课堂上讲述了这个故事,学生们若有所思。
把“档期”优先排给学生
“站稳讲台,做受学生欢迎的老师。”热爱教学的孙贤林,一直为这个理想而努力。不过,他也有“幸福的烦恼”。
19年来,孙贤林为学生义务补课累计1000多课时。而实际上,他的课外工作量远远不止这些。
学生们没弄懂的问题,无论问多少遍,孙贤林永远笑眯眯地耐心解答,不会有一丝一毫不耐烦。一些学生昵称他为“孙爹爹”,还夸奖他“萌萌哒”。
“可能我属于百问不厌的那类老师吧,所以学生们都爱来找我。”他笑言,不少学生参加学术科研和调研实践项目时,也会来找自己指导,他经常忙得不可开交。
孙贤林讲课讲得好,在行业很有名。好多年前,有的社会培训机构便开出了上万元一次的报酬。有家网校请他讲课,一个课时便是4000元。而他婉拒了多个高额课酬的企业培训,把“档期”优先给学生义务补课。
-
策划
党委宣传部、教师工作部
-
供稿
会计学院
-
创意
映像设计组
-
文字
会计学院
-
图片
会计学院
-
编审
陈博
-
设计
刘莉萍、吴锋